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 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AL 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 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推荐文章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
血流感染
急性白血病
危险因素
20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联合化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白血病1185例次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脓毒症 白血病,髓样,急性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4-777,7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3.71|R631
字数 3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9.06.03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脓毒症
白血病,髓样,急性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