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干旱区地下水资源是在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截至1999年)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的最新资料进行修正计算获得.经修正计算,新疆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78.53×108m3/a,其中南疆7地州(含吐鲁番一哈密盆地)为326.96×108m3/a,北疆8地州为251.56×108m3/a.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全疆为230.39×108m3/a,其中南疆为152.32×108m3/a,北疆为78.07×108m3/a.2006年全疆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为58.93×108m3/a,尚有162.02×108m3/a的开发潜力,其中南疆为117.75×108m3/a,北疆为44.27×108m3/a.河西走廊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1.80×108m3/a,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25.70×108m3/a,2006年开采利用量为21.51×108m3/a,尚有4.20×108m3/a的开发潜力.
推荐文章
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式
综合评价模式
地下水资源
GIS
RS
干旱区
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进展
地下水资源潜力
分级评价
分类评价
分区评价
开发措施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地下水资源
潜力评价
GIS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
西北内陆干旱盆地
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开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潜力分析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地下水 天然补给资源 可开采资源 开发潜力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土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6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64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鸿义 1 2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北干旱区
地下水
天然补给资源
可开采资源
开发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