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刺槐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以太行山丘陵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标准木收获法,对其生物量和养分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为39.87 t/hm2,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树干所占生物量比例最大,叶生物量最小.2)3种元素在各器官中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树干、树根和树皮中的含量大小排序是N>Ca>P,枝、叶中含量排序为Ca>N>P.3)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年存留量分配关系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林分3种营养元素积累量为633.20 kg/hm2,积累量和年存留量大小排序为Ca>N>P,Ca积累量最多(368.36 kg/hm2),P最少(18.19 kg/hm2),N居中(276.65 kg/hm2).4)凋落物营养元素年归还量为286.52 kg/hm2,3种营养元素年归还量大小排序为Ca>N>P,Ca最高(196.48 kg/hm2),分别是N和P的2.31倍和40.26倍.5)刺槐人工林吸收系数排序为N>P>Ca,富集系数为N>P>Ca,刺槐对N吸收系数、富集系数均高于P、Ca,利用系数、循环系数排序是Ca>N>P,Ca周转时间最短(1.87 a),P最长(3.73 a),N居中(3.25 a).
推荐文章
太行山地区侧柏人工林主要养分元素分配及循环特征
侧柏
人工林
养分元素
养分循环
太行山
太行山丘陵区不同龄级栓皮栎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
栓皮栎
养分循环
龄级
周转时间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
养分含量
养分循环
刺槐林
油松林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行山丘陵区刺槐人工林主要养分元素分配及循环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养分元素 养分循环 太行山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6,124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
字数 6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09.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勇 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系 112 1578 21.0 35.0
2 樊巍 72 864 15.0 25.0
3 吴明作 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系 87 1074 17.0 30.0
4 张军 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系 30 281 11.0 15.0
5 朱彦锋 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系 5 63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1)
共引文献  (20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
人工林
养分元素
养分循环
太行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