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NF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并参与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PCR方法,从鲢总RNA反转录产物中获得了1 254 bpTNF cDNA全序列.该序列包含394 bp的5'端非编码区,398 bp的3'端非编码区和462 bp的开放阅读框.鲢TNF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其中包含构成一对二硫键的2个保守半胱氨酸.同时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鲢鱼体内不同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TNF mRNA主要在脑、鳃和头肾中表达,肠和脾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肝中几乎没有表达.
推荐文章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早产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早产
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表达
蜕膜
自然流产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与儿童哮喘
哮喘
肿瘤坏死因子
神农33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脂多糖类肺急性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中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TNF 克隆 组织表达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512
字数 4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09.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小涛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128 2532 28.0 44.0
2 孙军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5 237 9.0 15.0
3 梁卉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4 9 2.0 2.0
4 胡云凤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NF
克隆
组织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