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探讨冠状动脉药物释放支架置入术后动脉瘤形成的病变特点和发生率.方法 331例患者药物释放支架术后6~5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可疑动脉瘤形成的患者行OCT检查.结果 331例患者中11例(15支血管)随访时发现支架部位有动脉瘤形成,发生率为3.3%.其中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的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53.3%、20.0%、26.7%.OCT检查提示裸露支撑杆表面与内膜之间的平均距离为(0.512±0.223)m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2个月组的支架支撑杆表面与内膜之间的距离大于PCI术后<12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结论 OCT可早期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形成的冠状动脉瘤.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7例分析
动脉瘤,假性
股动脉
心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功能
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动脉瘤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支架 冠状动脉瘤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7-1069,后插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韵岱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76 371 8.0 15.0
2 郭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21 81 6.0 8.0
3 田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18 79 4.0 8.0
4 刘宏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78 272 9.0 13.0
5 陈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13 58 5.0 7.0
6 孙志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20 84 5.0 7.0
7 白启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2 4 1.0 2.0
8 刘长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支架
冠状动脉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