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血胸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特点及与出血量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①将126例急性创伤性血胸患者分为小量、中量、大量3组,测定患者入院当时、24 h、及72 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BPC)值,并与4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②入院、24 h、72 h将各组血胸的凝血指标异常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各型血胸中入院时PT、APTT、FIB、BPC均有异常,随着胸腔出血量增大,PT、APTT均升高,FIB、BPC降低.②入院24 h各组血胸的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③入院72 h大量血胸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和中、小量血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小量血胸患者的凝血功能无异常改变,中、大量血胸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且与血胸量程度相关,大量血胸组患者的入院72 h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显著提高,可为急性创伤性血胸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清代谢产物变化研究
代谢组学
创伤性凝血病
生物标志物
创伤性凝血病的早期诊断
创伤性凝血病
蛋白C蛋白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率
早期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创伤性血胸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国防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胸 凝血功能 严重程度 预后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5|R446.11+2
字数 2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胸
凝血功能
严重程度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国防医药
双月刊
1672-271X
32-1713/R
大16开
南京市明故宫路6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2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8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