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核幔边界作为固态地幔和液态外核的分界面,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间断面,界面两侧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该界面上部的D"层存在较强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研究人员利用地震学的方法,发现在某些区域D"层下部存在超低速区;近年来更有某些学者提出外核顶部某些区域可能存在一个刚性(固体)薄层,其剪切波速度约为1 km/s,并认为形成该层的物理机制是在外核冷却过程中,物质分异产生轻元素聚集在外核顶部从而发生固结.分析了斐济-汤加地区深地震在美国4个主要台网(USarray,BK,US,CD上记录到的PKKPbc波形,发现存在前驱波,从而证明非洲下部外核顶部可能存在核刚性层.通过波形拟合确定了该核刚性层的厚度约为1km.非洲下部核刚性层与前人利用P4KP和ScP波形在其他区域得到的刚性层模型较为一致.核刚性层的存在可能对核幔间的物质、能量、角动量耦合起到重要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三探测器密度测井的薄层影响及校正
探测器
地层密度测井
薄层
蒙特卡罗法
校正
密度测井仪灵敏探测位置及对薄层响应的理论研究
密度测井
蒙特卡罗方法
灵敏度
探测位置
薄层
核四极共振在炸药探测上的应用
核四极共振
炸药探测
多脉冲序列技术
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胆管,肝外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核顶部刚性薄层探测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核幔边界 超低速区 核刚性层 PKKPbc 前驱波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5-11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建平 11 46 4.0 6.0
2 倪四道 46 539 13.0 22.0
3 万柯松 3 36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幔边界
超低速区
核刚性层
PKKPbc
前驱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