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以Ti(OBun)4和Pluronic F127为无机前驱体和模板剂,以硫脲为添加剂,采用sol-gel法结合蒸发致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锐钛矿结构的介孔TiO2薄膜材料.采用SEM、 XPS、N2 吸附脱吸、XRD和 UV-Vis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向前驱体溶液添加硫脲一方面改变了TiO2的介孔结构,另一方面对介孔TiO2进行了N、S共掺杂. 当溶液中硫脲与Ti(OBun)4的摩尔比为2.5%时,介孔TiO2的孔径由未掺杂的7.0nm增至12.4nm,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表明其在紫外光区具有最优的光催化活性;当溶液中硫脲与Ti(OBun)4的摩尔比为5%时,其吸收边由380nm扩展至520nm,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表明其在可见光下显示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
推荐文章
Ag/TiO2薄膜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Ag/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掺杂
结构
光催化性能
Fe3+掺杂TiO2纳米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
Fe3+掺杂
TiO2薄膜
光催化
La掺杂对纳米TiO2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TiO2薄膜
掺杂
光催化
降解率
亚甲基蓝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硫掺杂介孔TiO2 薄膜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介孔TiO2 氮硫共掺杂 可见光吸收 光催化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11|O614
字数 3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77.2009.009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淑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9 756 16.0 21.0
2 李辉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3 567 12.0 21.0
3 李洪义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185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3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TiO2
氮硫共掺杂
可见光吸收
光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