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反式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脂(EDMA)为交联剂,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研究了分子印迹膜对白藜芦醇及其结构类似物(2-萘酚、白藜芦醇甙和双酚A)的结合和透过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模板分子白藜芦醇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其它结构类似物,其饱和吸附量达1.72 μmol/g,为非印迹膜的3倍;尺寸比模板分子小的2-萘酚最先透过,而相对于尺寸接近或大于模板分子的双酚A或白藜芦醇甙,则模板分子优先透过,而且模板分子在印迹膜上的透过量大于非印迹膜.
推荐文章
D-色氨酸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
手性分子印迹
复合膜
手性识别
D-色氨酸
反式白藜芦醇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白藜芦醇
纳米粒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工艺优化
体外评价
电化学脱除Pb2+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离子表面印迹
电化学
分离
铅离子
废水
氧化石墨烯杂化分子印迹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分子印迹膜
氧化石墨烯
吸附
分离
辛弗林盐酸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式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选择性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分子印迹复合膜 选择性 结合透过性质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6-79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2
字数 3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9.07.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海艳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10 73 5.0 8.0
2 祁超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154 7.0 11.0
3 张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2 1.0 1.0
4 梅芳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3 1.0 2.0
5 李伟国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藜芦醇
分子印迹复合膜
选择性
结合透过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shiyanhospital.com/my/art/viewarticle.asp?id=79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