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关于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炭化粟、黍的鉴定结果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推进了五百至一千年.本文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特殊的地理景观分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西辽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或重要地区之一,西辽河上游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旱作农业的发展推动了这一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发展.
推荐文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
明清时期
西辽河地区
农业开发
动力与制约
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带状起源论
农业起源
旱作农业
起源地带
西辽河上游高寒漫甸区综合防护林体系的配置与营建技术
西辽河上游
高寒漫甸区
防护林体系
西辽河地区史前聚落的时空演变与生业模式和气候历史的相关性研究
GIS
环境考古
时空演变
生业模式
西辽河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辽河上游生态环环境变迁与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
来源期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 生态环境变迁 中国北方 旱作农业起源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永刚 赤峰学院历史系 70 15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辽河上游
生态环境变迁
中国北方
旱作农业起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月刊
1003-7578
15-1112/N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16-64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9019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