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贺兰山北段三叠纪构造背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周边同期构造事件的分析,结合最近的研究成果,认为贺兰山北部三叠纪沉积的构造背景类似于新生代早、中期莺歌海拉分盆地形成的环境.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由于巴彦乌拉山-狼山韧性剪切带的左行走滑,致使巴彦乌拉山崛起,它类似于目前的红河-哀牢山剪切带中的哀牢山,而在贺兰山北部由于该断层的左行走滑形成了走滑拉分盆地,堆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延长组和侏罗系碎屑岩.虽然在三叠纪地理上贺兰山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可能相连,但两者的沉降机制并不相同,它们的关系可能类似于目前的莺歌海盆地与南海盆地的关系.在晚侏罗世,该地区的拉分盆地由于受到阿拉善地块的东向挤压而反转.造成巴彦乌拉山-狼山韧性剪切带左行活动的原因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鄂尔多斯盆地相对于阿拉善地块的左行压扭运动,其动力则可能来自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贺兰山北段三叠纪区别于鄂尔多斯盆地本部的强烈伸展,还能解释该地区分布局限的板内拉斑玄武岩的原因,而且也能够将晚三叠世巴彦乌拉山的隆起与该地区同时期的沉积以及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变形联系起来,而从区域上也可以解释同时期南蒙古地区发育的左行走滑构造及其相关沉积.
推荐文章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盆地属性研究
贺兰山
晚三叠世
深大断裂
盆地属性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准噶尔盆地南缘野火记录及全球对比
三叠纪—侏罗纪
准噶尔盆地
汞浓度异常
多环芳烃
野火
三叠纪年代地层与生物复苏
古、中生代之交转折期
生物灭绝与复苏
年代地层
早三叠世
安徽巢湖
豫西荥阳陆相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及其地质意义
微生物成因构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陆相生态系
豫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贺兰山三叠纪盆地构造属性再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贺兰山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走滑拉分 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3-124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23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宗晋 74 2323 27.0 46.0
2 李锦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72 4870 37.0 69.0
3 张进 34 680 17.0 25.0
4 任文军 东方物探公司长庆物探处 5 19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0)
共引文献  (751)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32)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5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199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3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贺兰山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走滑拉分
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