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湿法消化-原子吸收法和连续浸取-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底泥中总汞和不同形态汞的含量,阐明漓江水系底泥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汞的来源.结果显示,底泥总汞含量为0.104~2.150 μg/g,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干流低支流高、静水池塘没有明显规律的现状.底泥汞主要以残渣态或晶格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络合态赋存,分别占总量的75.10%,10.64%,7.50%,其它4种形态汞共占总量3%左右,3种主要形态汞的分布规律与总汞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漓江底泥汞虽然多以惰性形态存在,但不容忽视它们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污是造成河流底泥汞污染的主要来源,特殊污染源是造成局部污染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
水陆交错带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开封城郊河道底泥重金属形态垂向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开封城郊
底泥剖面
重金属形态
风险评价
资源化利用
基于Google Earth影像的漓江水系形态特征提取与分析
Google Earth
漓江流域
水系特征
信息提取
控制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漓江水系底泥汞的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漓江水系 底泥 汞形态 分布特征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7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31.2
字数 1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9.05.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怀彦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31 309 11.0 15.0
2 钱建平 桂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70 576 14.0 22.0
3 曹超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漓江水系
底泥
汞形态
分布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