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琴,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缩影,它代表和暗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琴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被历代统治者认为是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象征符号,而受到重视与推崇.但是,1848年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社会逐步解体,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古琴反而成了"落后的象征"倍受冷落濒临灭亡.鉴于此,一些中国有志之士为振兴国乐、琴乐而四处奔走,呕心沥血,如:王露、杨时百、查阜西、彭祉卿等一批老一辈琴家.尤其是以查阜西为代表的今虞琴社,开拓了古琴在历史中新的琴学思想,为以后振兴和弘扬古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上海近现代结花边的起源与发展
结花边
起源与发展
上海:近现代
对古琴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思考
古琴
现代音乐教育
思考
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研究
近代建筑
保护
规划
重庆近现代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重庆优秀近现代建筑
保护
发展
创造
陪都建筑
重庆体育馆
陈诚公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琴在近现代的振兴与弘扬
来源期刊 中国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古琴 振兴 弘扬 新琴学 查阜西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民族音乐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J632.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暮蓉 20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琴
振兴
弘扬
新琴学
查阜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音乐
双月刊
1002-9923
11-1379/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2-2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9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