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天线空域瞬态极化特性的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偏置抛物面天线在雷达坐标系下的天线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方向图,探讨了利用天线主瓣内和主瓣外扫描时不同方位和俯仰向上的空域极化特性,充分诠释了天线极化状态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空域指向的不同位置,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焦径比的影响下,天线的极化特性服从一定规律变化,有共性也有差异,这对天线空域极化特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推荐文章
GNSS导航卫星抛物面天线系统建设与测试
GNSS
信号质量
抛物面天线
跟踪监测
破片穿孔毁伤对圆抛物面天线电性能影响的仿真计算
天线毁伤
破片
物理光学法
矩量法
远场辐射方向图
船载抛物面天线馈源偏心问题研究
伺服系统
馈源
波纹喇叭
偏焦
车载轻型抛物面天线结构设计
高机动性
轻型
碳纤维复合材料
连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偏置抛物面天线的空域瞬态极化特性及仿真分析
来源期刊 信号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偏置抛物面天线 空域极化特性 瞬态极化描述子 交叉极化分量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与技术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122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97
字数 5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530.2009.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雪松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49 3783 29.0 40.0
2 李永祯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15 1014 17.0 23.0
3 罗佳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221 8.0 14.0
4 戴幻尧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218 8.0 12.0
5 何密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84 6.0 8.0
6 李金梁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125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置抛物面天线
空域极化特性
瞬态极化描述子
交叉极化分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号处理
月刊
1003-0530
11-2406/TN
大16开
北京鼓楼西大街41号
18-14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2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