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分析了缓坡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缓坡带的"成因-结构分类";以基底断层与盖层断层的发育程度、活动时期、组合方式作为划分标准,将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划分为坡折式、断阶式、半地堑式和垒-堑式4种类型.不同类型缓坡带的石油地质特征具有较大筹异,分别形成不同的油气成藏组合,油气富集程度差别较大.断阶式和半地堑式缓坡带是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缓坡带类型;垒-堑式缓坡带下部油气比较富集,上部通常难以成藏;坡折式缓坡带油气富集程度较低.
推荐文章
济阳坳陷断块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古潜山
构造
油气成藏
中国东部中小型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气成藏潜力分析——以阜新盆地为例
中国东部
断陷盆地
阜新盆地
陆相页岩气
成藏潜力
页岩厚度
总有机碳含量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直井
多层立体开发
陆相断陷湖盆深盆油气藏研究--以泌阳凹陷中南部为例
断陷湖盆
深盆油气藏
泌阳凹陷
倒置
致密
储集层
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勘探现状与研究方向——以济阳坳陷为例
地层油藏
成藏机理
勘探现状
研究方向
济阳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缓坡带 断陷盆地 构造样式 油气藏 济阳坳陷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
字数 3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6 938 16.0 29.0
2 王学军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8 115 6.0 10.0
3 隋风贵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2 377 9.0 12.0
4 张家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6 40 4.0 6.0
5 战春光 3 1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坡带
断陷盆地
构造样式
油气藏
济阳坳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