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运用主断裂处碳酸盐原岩及其节理充填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反演构造应力场等方法,对大巴山前陆构造带流体的来源及活动期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存在两次大的流体活动,分别对应于早期的(T3-J1)印支运动和晚期的(J3-K1)燕山运动;各断裂的流体来源复杂,城口断裂和鸡鸣寺断裂流体来源多样,有海相沉积水、低温热液及受火成岩影响的变质水,镇巴断裂和坪坝断裂流体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与断裂相接触的海相地层中的沉积水.
推荐文章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褶皱带断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保存研究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断裂流体
断层封闭性
南大巴山前陆冲褶带
大巴山造山过程有机流体研究
有机流体
有机包裹体
沥青
前陆构造
大巴山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大巴山前陆
叠加变形
构造应力场
印支运动
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和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大巴山前陆冲断带
滑脱层
同构造沉积
无序扩展逆冲序列
剪切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主断裂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流体的响应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巴山 前陆构造带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与勘查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42.2|P592
字数 40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05.2009.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溅辉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44 720 16.0 25.0
5 徐田武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7 163 6.0 7.0
9 张永旺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11 180 7.0 11.0
13 张忠义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0 352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共引文献  (34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巴山
前陆构造带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