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推荐文章
β-环糊精微球对Cu(II)的吸附性能研究
β-环糊精微球
废水处理
静态吸附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吸附硝基酚
壳聚糖
环糊精
微球
吸附
2,4-二硝基酚
紫苏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紫苏挥发油
β-环糊精微球
制备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敏感性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来源期刊 化工环保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染料废水 β-环糊精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药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878.2009.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华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99 2354 22.0 27.0
2 王慧萍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6 57 4.0 6.0
3 张万斌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9 97 5.0 9.0
4 黄怡 56 189 8.0 10.0
5 刘林涛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7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染料废水
β-环糊精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环保
双月刊
1006-1878
11-2215/X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2-38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38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