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游石窟1-5号洞室群几百年来一直处于水下,1992年首次被抽干水用于开发旅游.由于抽水前后环境的强烈改变,以及洞内干湿交替明显,所以洞室围岩风化和破坏都十分严重.其中,本文所讨论的3号洞第3-2号岩柱就是已发生严重开裂,并亟待加固.为对该岩柱的加固提供科学依据,需准确把握变形破坏发展情况和据此研究它的变形破坏机理.为此,作者采用JSYCB-73系列电感式测缝仪和钢尺等手段对岩柱开裂的宽度和长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和地质条件,对该岩柱的开裂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用来加固邻区的混凝土喷层的重力部分转移到该岩柱上,从而增加了荷载;(2)由于洞内渗水严重、干湿交替、温差变化较大等使风化作用加大.结果,导致该岩柱的强度降低.(3)该岩柱强度的降低和所施加荷载的增加等两个因素最终导致了岩柱被压裂.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考虑文物保护和旅游的需要,提出了治水、地表卸荷、岩柱加锚、加箍等加固措施.加固后的监测数据表明,开裂已不再发展,岩柱已处于稳定.
推荐文章
龙游石窟3-2号岩柱变形破坏对3号洞应力变化的影响
龙游石窟
强度降低
应力变化
FLAC3D
监测
龙游石窟3-2号岩柱变形破坏对3号洞应力变化的影响
龙游石窟
强度降低
应力变化
FLAC3D
监测
龙游石窟3号洞窟顶板裂缝发育机理及加固支护研究
古地下洞室
顶板裂缝
机理分析
支顶式加固
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游石窟3号洞第3-2号岩柱的监测与开裂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游石窟 开裂 监测 分析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地质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3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世艳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游石窟
开裂
监测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