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2例MTSC,随访39及83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MTSC均为女性,发病年龄分别为60及73岁,肿瘤界限清楚,组织学示紧密排列的、小而狭长的小管,其间为淡染黏液样间质.瘤细胞呈立方形至梭形,嗜酸性胞浆,核级别低,核分裂相很少见.2例CK34βE12、E-cadherin、CK7、CK19、vimentin均为阳性,1例部分表达NSE及Syn,Ki-67增殖指数<5%,随访期内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MTSC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肾上皮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支持MTSC起源于远端小管的假设,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似,可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单独全肾切除术预后较好,但需密切随访.
推荐文章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4例并文献复习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
肾肿瘤
上皮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肉癌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讨论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3-6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9.07.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荣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病理科 54 173 7.0 9.0
2 杨树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病理科 65 162 7.0 8.0
3 周志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病理科 36 113 7.0 8.0
4 梁加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病理科 32 86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