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2例肾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6岁和54岁.1例固体检被发现,另1例因贫血就诊.病理检查:肉眼瘤组织切面呈实性、灰白色,边界多清楚.未见囊性变.镜下瘤组织由多少不一的小管状和梭形细胞区构成,间质富含黏液.瘤细胞部分呈立方状,胞浆透明或弱嗜酸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相少见.部分细胞梭形,束状或编织样排列,似平滑肌瘤.1例以立方状细胞成分为主,另1例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免疫组织化学:2例瘤细胞均呈CK(AE1/AE3)、EMA、Vimentin阳性,其中1例并呈Syn局灶阳性;而desmin、CgA、S-100、SMA、CD117、CD34、CD10、HMB45、p53、ER及PR均阴性,Ki67指数均小于1%;术后分别随访7月和11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罕见的肾脏低度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时需与其他肾肿瘤鉴别.
推荐文章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讨论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肾肿瘤
诊断
鉴别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5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9.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解放军401医院病理科 25 91 6.0 8.0
2 王炜 解放军401医院病理科 4 6 1.0 2.0
3 俞洵宗 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1 1 1.0 1.0
4 刘小玲 解放军401医院病理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