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鼻翼和口角标记定位眶下孔和颏孔,为颌面外科手术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取3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解剖暴露眶下孔和颏孔.眶下孔和颏孔测量点为各自中心点,鼻翼测量点为鼻翼外侧下脚.测量两侧眶下孔、颏孔、鼻翼及口角之间的距离,眶下孔和颏孔最大径,鼻翼至经眶下孔垂直线的垂直距离、眶下孔至经鼻翼水平线的垂直距离、眶下孔至鼻翼直线距离,口角至经颏孔水平线的垂直距离、颏孔至经口角垂直线的垂直距离、颏孔至口角直线距离.结果:眶下孔定位在鼻翼上方(13.9±3.6)mm,向外(6.7±2.8)mm处;眶下孔与鼻翼间直线距离为(16.4±3.2)mm.颏孔定位在口角下方(20.6±2.9 )mm,向内 (3.4±3.1)mm 处;颏孔与口角间直线距离为(21.7±3.3)mm.结论:以鼻翼和口角为标记定位眶下孔及颏孔位置,有助于临床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
推荐文章
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颏下血管
颏下皮瓣
应用解剖学
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学
颈静脉孔
颈内静脉
脑神经
应用解剖学
骶骨前孔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骶孔
骶前血管
骶丛
梨状肌
应用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鼻翼和口角定位眶下孔和颏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期刊 解剖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眶下孔 颏孔 定位 口角 鼻翼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1,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3.1
字数 1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163.2009.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鑫 7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眶下孔
颏孔
定位
口角
鼻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双月刊
2095-7041
10-1202/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190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