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分生孢子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表的萌发和侵染过程及玫烟色拟青霉孢子粉、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小菜蛾幼虫体表嵴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较多, 刺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较少;刺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萌发较早, 多数孢子在接菌后16 h开始萌发, 而嵴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多数在20 h开始萌发, 在平缓结构区孢子萌发最迟.在嵴状突起结构区和刺状突起结构区, 多数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 直接以芽管侵入幼虫体壁, 少数形成附着胞侵染寄主.此外玫烟色拟青霉3种不同接菌方法对小菜蛾幼虫的侵染速率和致病力大小明显不同, 其中孢子培养液比孢子悬浮液和孢子粉对小菜蛾幼虫的侵染速率快, 接菌44 h虫体表现出明显的感病症状, 致死中时为3.18 d;孢子悬浮液和孢子粉处理的小菜蛾幼虫, 60 h虫体出现感病症状, 致死中时分别为4.20 d和4.34 d;而且致病力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异, 接孢子粉的处理明显高于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 小菜蛾幼虫6 d的死亡率达76.2%, 而其他两种处理小菜蛾幼虫6 d的死亡率仅为59.8%和58.5%.本研究结果表明, 小菜蛾幼虫的体表结构影响玫烟色拟青霉孢子在寄主体表的附着、萌发和侵入, 玫烟色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最强, 明显高于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
推荐文章
玫烟色拟青霉菌株的毒力测定
玫烟色拟青霉
毒力测定
桃蚜
菜青虫
几种农药对玫烟色拟青霉致病力的影响
玫烟色拟青霉
化学杀虫剂与杀菌剂
生物相容性
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玫烟色拟青霉
小菜蛾
致病力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防治
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玫烟色棒束孢
小菜蛾
致病力
校正死亡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幼虫的侵染过程及接菌方法对其致病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玫烟色拟青霉 小菜蛾 体表结构区 孢子萌发与侵入 接菌方法 致病力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4-7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11.2009.007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宏民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3 147 6.0 11.0
2 张仙红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46 278 8.0 14.0
3 王曙光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54 475 12.0 19.0
4 郝赤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40 315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玫烟色拟青霉
小菜蛾
体表结构区
孢子萌发与侵入
接菌方法
致病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