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萧红通过对呼兰人精神痼疾的展示批判,拓展了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劣根性"这一创作母题.本文试图从呼兰人物化的生命形态和男权观念中的女人两个方面探讨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意蕴及对鲁迅对精神痼疾的批判精神的拓展.
推荐文章
浅析《呼兰河传》空间叙事技巧
《呼兰河传》
空间
叙事技巧
混沌凄苦人生的艺术再现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萧红
中国社会
文化思考
艺术思维
现代化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述模式
《呼兰河传》
叙述模式
散文化
从《呼兰河传》透视东北乡镇传统民居形态
呼兰河传
萧红
东北
传统民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对精神痼疾的批判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物化 男权 鲁迅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新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I06
字数 4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兰河传
萧红
物化
男权
鲁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