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肺发育不良中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量化指标,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CDH胎肺中的表达及在CDH肺动脉高压发牛中的可能作用,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VEGF和CDH肺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Nitrofen诱导CDH模型胎鼠并分组:Des组予以产前Dex治疗,CDH组未给予Dex,另取正常胎鼠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学测量、肺蛋白含量检测等方法,测定出平均肺泡面积、平均肺泡间隔厚度、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比(M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比(WA%)、管腔面积占血管总而积比(LA%)、左肺与体重比、左肺蛋白含量与体重比等;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榆测各组胎肺中VEGF的表达及相对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H组胎肺显著发育不良,包括肺微小动脉结构明显异常,表现为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减少、MT%增大、WA%增大,LA%减小(均P<0.05);另外VEGF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CDH组相比,Dex组胎肺发育明显改善,表现为每高倍视野肺血管数增加、动脉中膜厚度占外径比减小、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比增大(均P<0.05);但VEGF mRNA及蛋白水平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VEGF在CDH胎肺中的表达增高可能是CDH肺发育不良形成机制之一;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可明显改善肺微小动脉结构异常及肺发育不良,但未发现对VEGF的表达有影响,提示Dex町能并非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而发挥改善肺动脉高压及肺发育不良的作用.
推荐文章
非编码 RNA 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关系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非编码RNA
作用靶点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
呼吸道护理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呼吸道护理
低体重儿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呼吸道护理
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术后肺高压危象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肺高压危象
气道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膈疝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疝,横膈/先天性 高血压,肺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5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353.2009.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家康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13 61 4.0 7.0
2 何秋明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6 89 2.0 6.0
3 钟微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4 11 1.0 3.0
4 夏慧敏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 15 136 4.0 11.0
5 肖尚杰 3 8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疝,横膈/先天性
高血压,肺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1671-6353
43-1380/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梓园路86号(湖南省儿童医院内)
42-261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9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