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纳米SiOz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超声30 s)溶液及不同时间(0、24、48和72 h)的粒径分布及团聚状态;用DDCFH-DA法F检测粒子在无细胞体系中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电镜结果显示,2种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43.0±4.2)和(68.0±5.7)nm,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及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Si-43 nm及Si-68 nm粒子粒径变化很大,其中在生理盐水中的粒径最接近电镜结果,为74.0和96.7 nm.超声30 8后0、24、48和72 h时,Si-43 am及Si-68 nm粒子粒径在生理盐水中不发生团聚;在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相似大小的团聚体;在30~100/ig的质量范围内,2种粒子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相似但很弱,相当于2.5μm01·L-1左右H2O2当量.结论:一定粒径的纳米SiO2在细胞培养液中形成大粒径团聚体,粒子自身只有较弱的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推荐文章
纳米SiO2粒子表面改性对其在绝缘油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绝缘油
分散稳定性
纳米SiO2/Al复合粒子的制备
纳米材料
SiO2
Al
复合粒子
包覆技术
稻壳灰中的纳米SiO2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稻壳
稻壳灰
纳米 SiO2
高强混凝土
SiO2颗粒对甲醛及NO的吸附特性研究
流态化吸附
吸附特性
二氧化硅颗粒
甲醛
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SiO2粒子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氧化能力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SiO2 团聚体 无细胞体系 自由基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94
字数 2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梅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60 321 11.0 13.0
2 杨文胜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省重点实验室 38 451 12.0 20.0
3 王雯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18 78 6.0 8.0
4 孙磊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56 261 8.0 13.0
5 杜忠君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SiO2
团聚体
无细胞体系
自由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