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利用外引种质,采用F1复合双交,是-个简便、快速、有效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同303.再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自交系长453作母本、同303作父本,育成高产大穗型早熟玉米杂交种同单36号,突破了现有4大血缘的局限,以金皇后血缘材料和美国先锋血缘材料进行杂交,建立了金皇后×P群的新模式.
推荐文章
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玉米
种质基础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利用、划分与演变
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基因池
种质进化
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
高油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玉米
无叶舌种质
杂种优势
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的探究与利用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早熟玉米 杂优模式 同单36号 选育 利用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0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09.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宝龙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67 249 8.0 12.0
2 李洪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63 275 8.0 14.0
3 李育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14 76 5.0 8.0
4 杨志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7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熟玉米
杂优模式
同单36号
选育
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