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地下硐室开挖过程中,不同形状的地下硐室其围岩的破坏形式.方法 采用可模拟拉张破裂的有限元软件,给出拉张破裂的判据,分别选取圆形、直墙拱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硐室模型进行拉张破裂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得出了不同形状硐室受拉破裂的破坏形式,圆形、直墙拱形、半圆形硐室的顶部应力集中明显,接近点集中.长方形、梯形拉应力均沿顶、底边线性分布.结论 由不同形状硐室的破坏形式可以看出,拉应力集中在硐室顶底部,在拉应力最大点首先开裂,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单元破裂后,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下降,相邻单元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加速裂纹的产生;单元破坏后不能再承受拉应力,但是可以承受压应力.
推荐文章
雁列式断层拉张破裂有限元数值模拟
雁列式断层
拉张破裂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初步数值模拟
分区破裂
扩展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子域积分
不同裂纹倾角下岩桥拉张破裂数值模拟研究
岩桥
裂纹倾角
拉张破坏
数值模拟
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中的拉格朗日分析方法
板料成形
拉格朗日法
有限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形状硐室拉张破裂有限元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硐室 拉张破裂 数值模拟 判据 过程演化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2-4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313
字数 2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来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287 2401 23.0 35.0
2 赵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37 308 11.0 15.0
3 初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3 3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硐室
拉张破裂
数值模拟
判据
过程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1922
21-1578/TU
大16开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8-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26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