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浸渍法将5种金属离子Zn2+,Cu2+,Fe3+,Pb2+,Hg2+负载于活性炭和γ-氧化铝上,制备出一系列改性的吸附剂;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活性炭对97#汽油中二苯并噻吩吸附能力显著高于氧化铝;活性炭表面负载Zn2+,Cu2+,Fe3+,可以提高其对97#汽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量(摩尔质量浓度),其中负载Zn2+的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大,硫饱和吸附量为478.3mmol/kg;γ-氧化铝上Pb2+的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5.0%.
推荐文章
吸附法脱除焦化苯中噻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吸附剂
焦化苯
吸附机理
噻吩
W改性SiO_2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苯并噻吩的性能
SiO2-0.1WO3
催化氧化
苯并噻吩
脱硫
吸附剂的改性及脱除乙二醇中微量杂质
活性炭
乙二醇
表面改性
吸附剂
紫外透光率
柴油吸附脱硫活性炭改性吸附剂研究
FCC柴油
脱硫
吸附剂
改性
活性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性吸附剂脱除燃油中二苯并噻吩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活性炭 氧化铝 吸附 燃料油 二苯并噻吩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吸附及其他传质过程及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7.3
字数 2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09.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喜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68 1489 18.0 37.0
2 孟洪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9 272 10.0 16.0
3 王子镐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3 1273 17.0 35.0
4 聂毅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5 105 6.0 9.0
8 蔡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14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炭
氧化铝
吸附
燃料油
二苯并噻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