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MLN)在腹腔感染状态下的免疫功能变化规律及产生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每组40只。分别于CLP后6h(T1),12h(T2).24h(T3)、72h(T4)(每个时点10只大鼠)留取腹主动脉血和MLN组织,鲎试剂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MLN中 Th1/Th2比值和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与S组比较。CLP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在T2.T3和T4时升高.T3时达峰值(P〈0.01);与S组比较.CLP组MLN Th1/Th2比值在T1时升高.T2.T3和T4时降低(P〈0.05或P〈0.01),CLP组MLN Treg比例在T3时降低.在T2、T3和T4时升高(P〈0.05);与T1时比较.CLP组MLN细胞Th1/Th2比值在T2,T3和T4时降低(P〈0.05或P〈0.01).CLP组MLN细胞Treg比例在T2,T3和T4时升高(P〈0.05或P〈0.01)。大鼠MLN的Th1/Th2比值与Treg比例呈线性负相关(r=-0.871,P〈0.05)。结论:腹腔感染状态下.MLN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Th1/Th2比值减少,导致经肠道淋巴途径移位的肠源性内毒素清除减少,引发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介导MLN Treg比例增加有关。
推荐文章
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
直肠肿瘤
肠系膜下动脉
淋巴转移
淋巴结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影响
脓毒症
血必净
微循环
肠系膜
中性粒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状态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麻醉与监护论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脓毒症 内毒素移位 肠系膜淋巴结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脓毒症
内毒素移位
肠系膜淋巴结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监护论坛
双月刊
1682-9018
上海市东川路555号柴竹国家高新技术园6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