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其中下第三系地层在钻井施工时常遇到不同程度的井漏,针对不同的漏失原因选择合适的堵漏方法是解决井漏事故的关键.对下第三系地层漏失井的漏失工况、地层岩性、漏失通道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了该地层造成诱导裂缝漏失和渗透性漏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层破碎严重,加之钻井液密度过高常压破地层.针对不同漏失原因总结了该地区所应用的堵漏方法,分析了不同堵漏方法的优缺点,将优选出的堵漏方法成功应用到实际堵漏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构造带的防漏堵漏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库车前陆盆地第三系沉积相配置及演化研究
沉积相
沉积演化
第三系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库车坳陷
下第三系
盖层
封闭特征
油气藏
塔北隆起牙哈地区第三系储层特征
牙哈地区
第三系
辫状河三角洲
曲河流
砂体展布
储层
博士庄地区下第三系石油成藏条件研究
石油成藏系统
综合约束反演
下第三系
博士庄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库车山前下第三系漏失原因分析及堵漏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山前构造 井漏 堵漏方法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完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254
字数 35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9.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勉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9 2559 29.0 45.0
2 侯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419 9.0 20.0
3 杨恒林 43 354 12.0 17.0
4 郝贺鹏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前构造
井漏
堵漏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