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实质损害的扩散规律及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材料与方法取家猫3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4)和假手术组(n=6).手术组制备急性脑静脉闭塞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开颅上矢状窦暴露.术后采用常规MRI和DTI对各组模型脑实质损害病灶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测最病变区的平均扩散系数(ADCav)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病变区与健侧区的ADCav、FA比值.用纤维示踪技术(FT)显示脑白质纤维柬的完整性,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手术组24只猫,9只常规MRI检查为阴性;15只猫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术后1 h ADCav值较健侧降低,3 h后ADCav值较健侧逐渐增高,12 h后增高明显.FA值于术后各时问点均降低.各时间点病变区与健侧ADCav、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ADCav、F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2.07、9.37.P<0.05).术后1 h,FT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移位和穿过病灶区,6 h后脑白质纤维束断裂、破坏,12 h后脑白质纤维束于病灶边缘处中断.术后1 h病灶区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3 h后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12 h后出现静脉性脑梗死、脑出血.假手术组未见上述异常表现.结论 DTI能清楚显示并定量判断急性脑静脉闭塞脑实质损害的动态变化规律,FT能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柬的受损和移位.
推荐文章
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术及其进展
扩散张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概念及应用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张量
应用
脑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脊髓压迫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脑静脉闭塞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模型 脑静脉闭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2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174 1261 18.0 22.0
2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超声影像研究所 418 2950 24.0 36.0
3 谢微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74 467 11.0 18.0
4 孔祥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143 779 13.0 20.0
5 郭大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115 731 15.0 20.0
6 陈维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36 295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型
脑静脉闭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