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白藜芦醇(Res)的抗癫痫效果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后,以Res干预10 d,丙戊酸钠(VPA)作为阳性对照,观察Res对颞叶癫痫大鼠的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自发性发作率增加,海马内神经元大量死亡,苔藓纤维出芽(MFS)至颗粒细胞层和内分子层;Res能抑制癫痫大鼠自发性发作,对并海马CA1和CA3a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和抑制MFS(P<0.05).结论 Res具有较强的抗癫痫作用.
推荐文章
抗癫痫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癫痫
中药
神经递质
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作用
白藜芦醇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
白藜芦醇合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合酶
诱导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
白藜芦醇促进膀胱癌细胞对TRAIL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白藜芦醇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膀胱癌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藜芦醇抗癫痫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藜芦碱/药理学 癫痫/药物疗法 神经再生/药物作用 大鼠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2.4|R742.105
字数 34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9.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德虎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53 363 10.0 17.0
2 马嵘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5 23 2.0 4.0
6 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74 321 10.0 13.0
7 张磊 安徽中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6 59 6.0 6.0
8 许奇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7 19 2.0 4.0
9 吴政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藜芦碱/药理学
癫痫/药物疗法
神经再生/药物作用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