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高纯Al_2O_3和Y_2O_3超微粉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和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_3Al_5O_(12)(YAG)微晶;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球磨时间、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对合成YAG微晶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粉体的粒度随研磨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产物的物相由Y_4Al_2O_9和YAlO_5 逐渐向YAG相转变;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Y~(3+)和Al~(3+)的扩散以及Al_2O_3和Y_2O_3的固相反应.当Al_2O_3和Y_2O_3的摩尔比为5 ∶ 3,混合粉体经过15 h的机械球磨并于1300 ℃煅烧40 min即可得到单一物相的YAG微晶粉末.
推荐文章
磷酸钕钠米晶的固相合成
磷酸钕
纳米晶
固相反应
微粉微晶玻璃的致密烧结与析晶
微粉微晶玻璃
致密烧结
析晶
升温速率
粉体粒度
低温固相合成超细正硼酸镍粉体
碱式碳酸镍
低温固相合成
正硼酸镍
锆英石微粉高温固相合成研究
锆英石
微粉
高温固相法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相合成YAG微晶粉体的XRD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YAG 固相反应 XRD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8-1141,11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2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1 1521 17.0 24.0
2 曹丽云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4 1288 16.0 22.0
3 吴建鹏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0 797 14.0 21.0
4 王新震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3 2.0 3.0
5 贺海燕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374 10.0 16.0
6 胡宝云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40 4.0 6.0
7 杨强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6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YAG
固相反应
XR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