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卫星云图、雷达探测和自动气象站记录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6日20时~7日20时形成于广西中北部的一条南北向暴雨带的降雨性质及成因,发现暴雨带北段主要是高空低槽前暖湿气流受整层抬升而形成深厚的层状云而产生强降雨,降雨性质属于间歇性降雨.虽然层状云间歇性降雨强度不大,但由于云层深厚而稳定,降雨时间长,累积降雨量大,形成了环江县、河池市等地的桂北暴雨区;在低槽底部,由于存在低层辐合区,槽前处于强位势不稳定.低槽过境时,槽后冷平流触发强对流运动,产生强阵性降雨,形成了以上林县为中心的暴雨带南段大暴雨区.
推荐文章
一次暴雨过程中不同暴雨带的降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广西
暴雨雨带
降水特征
成因分析
西藏冈底斯东段南北向构造特征与成因
冈底斯
南北向构造带
超碰撞
柴西地区近南北向构造系统及其控油作用分析
柴达木盆地西部
近南北向构造系统
汇聚型右行走滑
构造变换带
第三系
变形
油气藏形成
大连地区南北向剪切滑褶变形
大连地区
区域岩石学
南北向剪切滑褶变形
能干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条南北向暴雨带的降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研究与应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暴雨 降雨特征 成因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插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58.1+21.1
字数 3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411.2009.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宗桂 17 241 10.0 15.0
2 林墨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雨
降雨特征
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研究与应用
季刊
1673-8411
45-1356/P
大16开
南宁市民族大道81号气象局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9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