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食品科技       
摘要:
研究了Lovibond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茶叶籽油色泽测定的差异,并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到如下结论:茶叶籽油色泽的常规检测可用Lovibond法;若要准确检测可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在669nm的波长下检测;另脱色剂等会对茶叶籽油中的的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产生影响,其-般在640~690 nm的波长范围内偏移,故精确检测茶叶籽油中的色素含量可通过测定640~690nm波长扫描图下与x轴所围的吸光度面积来测定.
推荐文章
甘油铜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生物柴油转化率的比较研究
生物柴油
分光光度法
超声波
酯交换
海水COD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COD
比色
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总铁方法对比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水分析
总铁
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ODCr的研究
化学需氧量
消解
分光光度法
回流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ovibond法和分光光度法对茶叶籽油色泽测定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学科
关键词 Lovibond测色法 分光光度法 茶叶籽油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6,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09.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惠华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121 1469 20.0 33.0
2 吴靖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4 26 3.0 4.0
3 李德宝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ovibond测色法
分光光度法
茶叶籽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7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