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关于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受力特性的研究目前还鲜有文献,采用Sap2000V9有限元程序对一实际带错位转换高层结构竖向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竖向振型数对上、下部转换梁内力和主要竖向受力构件轴力的影响;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竖向加速度、竖向层间位移及竖向动应变,分析了上部、下部转换梁梁端点及梁托柱点所在位置节点动力反应随楼层变化情况,并将转换梁端点的反应和梁托柱的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还计算了上、下部转换层梁托柱、承托墙肢、框支剪力墙、框支柱等的轴力,并将其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下轴力比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分析表明,竖向基本振型对构件内力起主要作用,竖向第5阶以上振型对转换梁和各竖向主要构件轴力影响很小;梁托柱点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远大于其梁端点的反应;上、下部转换梁端点处竖向构件竖向应变在转换层上一层发生突变;同时会使两错位转换层之间楼层竖向构件竖向应变局部增大;楼层越高,其相应竖向构件的反应谱法与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程均值与重力荷载代表值内力比值就越大;竖向地震作用下承托墙肢顶部一层和框支剪力墙底部三层轴力会发生突变.
推荐文章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
结构延性
结构总体布置
施工场地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抗震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错位转换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错位转换 竖向地震 竖向振型 动力反应 受力性能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52
字数 68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09.08.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福霖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212 2615 27.0 41.0
3 陈建秋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26 571 12.0 23.0
5 黄襄云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74 713 14.0 25.0
7 沈朝勇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49 494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错位转换
竖向地震
竖向振型
动力反应
受力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