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胃小凹的形态分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164例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内镜观察到胃黏膜结构的改变,制定出A型(圆点状)、B(线状)、C型(稀疏粗大的线状)、D型(斑块状)和E型(绒毛状)5型胃小凹形态分类,并与相应328个病变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D和E共5型分别见于从正常到重度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并与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异型增生主要见于D型和E型胃黏膜.结论 5种基本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准确识别5种胃小凹形态将有助于对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常见胃黏膜病变的诊断.
推荐文章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大肠息肉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白光内镜
诊断价值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慢性胃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Hp感染时胃黏膜改变的研究分析
幽门螺杆菌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胃黏膜改变
胃体集合小静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内镜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 胃小凹 病理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4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盛玺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104 511 11.0 18.0
2 李易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4 115 7.0 9.0
3 刘晓岗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5 144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38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
胃小凹
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内镜杂志
月刊
1007-1989
43-12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5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