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市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多种产氢菌和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是潜在的发酵产氢基质之一.研究了碱处理和热处理对污泥发酵产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比碱处理有更强的灭菌作用,可以有效杀死耗氢菌.热处理筛选到的产氢菌主要为嗜酸的产氢菌,而碱处理筛选到的产氢菌主要为嗜碱的产氢菌.碱处理污泥的最大产氢量在初始pH 11的实验组获得,为10.32 mL/g-COD;而热处理污泥的最大产氢量在初始pH 5的实验组获得,为8.94.mL/g-COD.热处理污泥在酸性条件下(pH<6)的产氢主要是由利用葡萄糖的菌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氢,而碱处理污泥在碱性条件下(pH>9)的产氢主要是由利用蛋白质的菌通过发酵蛋白质产氢.
推荐文章
热处理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产氢
沼渣
热处理
不同预处理温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发酵产氢的影响
生物制氢
厌氧颗粒污泥
热处理
发酵
氢气产率
热处理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热处理
污泥
厌氧发酵
产氢
厌氧发酵产氢污泥的驯化技术
氢气
发酵
厌氧污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处理和热处理对污泥发酵产氢途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城市污泥 碱预处理 热预处理 生物产氢
年,卷(期) 2009,(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91-330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07/s11434-009-059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37 3448 31.0 53.0
2 肖本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7 823 12.0 28.0
3 魏素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污泥
碱预处理
热预处理
生物产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