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中药物质成分-药性相关性研究的方法学框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研究层次方面,应开展基于整体层次和次级群体层次两种研究,方可全面把握其规律性.研究要点应包括初生物质成分、次生物质成分、无机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间可能存在的相关规律性三方面.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首先立足于探寻组群中药基础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性,在此基础上,逐步上升到整个研究群体;二是应分别从化学成分、组分、组分群和整体四个层次开展次生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性研究;三是进行初生物质成分研究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对消化后的蛋白质肽群(小分子链糖或单糖、脂肪酸等)的研究;四是进行无机成分研究时,应将药物不同道地产地样本的无机成分含量的平均值,作为无机成分的研究数据,以减少误差,确保研究结果科学可信.
推荐文章
中药寒热药性与环境生态相关性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寒热药性
环境生态
机体状态
自然属性
功能属性
用细胞学方法评价10种抗生素的寒热药性
西药中药化
抗生素
MTT 法
SMMC7721 细胞
MCF-7 细胞
寒热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的方法学框架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 成分 药性 方法学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4-7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1
字数 5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509.2009.05.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国 145 830 16.0 22.0
2 王鹏 61 501 14.0 20.0
3 欧阳兵 66 557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42)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
成分
药性
方法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