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对地上部生物产量较Rht10和Rla12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生长发育较早,较接近目前推广种的生育时期,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但由于节间缩短太多,造成地上部生物产量明显降低,使籽粒形成时提供营养的"源"太少,不利于高产.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生物产量亦太低、成熟太晚和对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影响籽粒产量的提高,在以降秆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
推荐文章
Rht8、Rht10和Rht12矮秆基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产量构成因子
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Rht8矮秆基因的分布
普通小麦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微卫星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10“微突变”的发现
小麦
显性矮源
Rht10
微突变
育种
矮秆基因Rht8和Rht13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比较
冬小麦
矮秆基因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地上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营养生长 发育期
年,卷(期) 2009,(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03
字数 3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营养生长
发育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