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摘要:
采用无压浸渗的方法制备了陶瓷(Si3N4p)含量为34.4%、46.3%和51.4%的3种Si3N4p/Al复合材料,应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测试了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性能,并与准静态压缩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应变速率和陶瓷含量对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特征对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3N4p/Al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高于准静态压缩强度;在动态压缩过程中,高应变率载荷导致复合材料铝合金基体中具有高位错累积速率和较高的温升,因而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响应表现为"应变率硬化"效应和"热软化"效应的耦合.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随着陶瓷含量增加而增加;热软化效应则随陶瓷含量增加、铝合金变形能力下降而相应减弱.
推荐文章
CVI制备Si3N4p/Si3N4透波材料表征与性能
Si3N4P/Si3N4透波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CVI)
弯曲强度
介电常数
Al2TiO5-Si3 N4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制备工艺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
配料组成
无压浸渗制备Si3N4/Al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研究
无压浸渗
复合材料
Si3N4/Al
氧化
界面反应
制备方法对Al2TiO5-Si3N4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Al2TiO5
Si3N4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3N4p/Al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学科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i3N4p/Al 动态性能 应变率硬化 热软化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331|TG146.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tzzz.200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富耻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53 2108 21.0 27.0
2 马壮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2 705 15.0 22.0
3 王扬卫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9 191 9.0 11.0
4 于晓东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5 271 11.0 13.0
5 韩国峰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材料
Si3N4p/Al
动态性能
应变率硬化
热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月刊
1001-2249
42-1148/TG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