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牡蛎壳和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空心管状型体废水除磷材料,探讨了在500~650℃不同预烧温度、不同样品配方及与废水接触不同时间下样品的废水除磷效果,从而选择最佳制备条件。采用XRD及SEM表征样品的微观结构及组成,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含废玻璃粉20%、牡蛎壳80%的样品在600℃煅烧时除磷效果最好,12天后除磷率达到99%;XRD分析显示此时样品主要由3种晶相组成,CaCO3、SiO2和CaO,说明在此温度下牡蛎壳中的部分CaCO3已经分解为CaO。
推荐文章
煅烧牡蛎壳粉对水体中Pb2+和Cd2+的吸附研究
重金属
贝壳废弃物
吸附性能
动力学
热力学
化学镀制备银包覆玻璃粉及其电学性能
玻璃粉
化学镀银
硝酸银浓度
太阳电池
牡蛎壳改性材料及其吸附多氯联苯的性能
牡蛎壳
改性材料
多氯联苯
吸附
动力学
吸附法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
除磷
吸附剂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牡蛎壳和废玻璃粉制备废水除磷吸附材料的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废玻璃粉 牡蛎壳 废水除磷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2-4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岩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7 549 11.0 18.0
2 吴任平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7 273 9.0 14.0
3 黄艳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59 4.0 7.0
4 颜俊瑜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废玻璃粉
牡蛎壳
废水除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半年刊
1005-023X
50-1078/TB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55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