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鲶鱼,采用DOM、LHRH-A_2、HCG 3种药物的不同剂量组合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卵采取静水和微流水孵化.结果表明,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对催产激素要求不严,单独使用、混合使用均可,在催情配组时应考虑雌、雄鲶个体大小的协调性,否则,雌鲶的产卵效率会受到影响.本试验共催产鲶鱼160组,平均产卵率93.75%、受精率75.35%、孵化率59.30%.在水温20-24℃范围内,约经37h鱼苗开始孵化出膜.
推荐文章
“洞庭波”:洞庭湖的地理认知与文化记忆
洞庭湖
地理认知
文化记忆
洞庭波
大口黑鲈优鲈1号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大口黑鲈
优鲈1号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出膜时间
受精卵
孵化率
洞庭湖萎缩对湖内洪水影响
湖泊萎缩
洪水
洞庭湖
荆江
洪峰流量
水面坡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洞庭湖鲶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鲶鱼 人工繁殖 繁殖力 鱼苗培育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1-28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65.128
字数 3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9.11.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彬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55 318 12.0 13.0
2 韩庆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76 436 12.0 17.0
3 孙东方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 3 1.0 1.0
4 梁轩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 3 1.0 1.0
5 彭友林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19 586 12.0 15.0
6 宴铧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鲶鱼
人工繁殖
繁殖力
鱼苗培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