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使用氟比洛芬酯对开胸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13例,根据用药时间点的不同分为:组1,32例,为对照组;组2,43例,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组3,38例,关胸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3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术毕缝皮时3组开启同样配方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AutoMed 3300,韩国),2 mL/h,内含芬太尼1 mg、氟比洛芬酯200 mg、昂丹司琼8 mg,稀释至100 mL.术后患者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自行调控镇痛泵,静息时VAS评分≥4分另行镇痛处理.活动后VAS评分≥4分启动自控按钮给予一次补救剂量的镇痛药(单次自控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在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1)及术后24 h(T2)、48 h(T3)静息时对患者行疼痛VAS评分.并记录术毕~术后24 h、术后24~48 h患者的PCIA泵按压次数.结果 组2、组3在T1T2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术毕~术后24 h、术后24~48 h患者的PCIA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组1(P值均<0.05);组2在T1T2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术毕~术后24 h、术后24~48 h患者的PCIA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组3(P值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及术后静脉维持联合使用能发挥最佳的镇痛效果.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时间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胸外科手术 疼痛 手术后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蔚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10 70 6.0 8.0
2 徐美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70 383 9.0 17.0
3 梁昌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1 6 1.0 1.0
4 徐萍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比洛芬酯
胸外科手术
疼痛
手术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