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运用定点观测法和车载传感器的流动观测法,研究了夏季沿南京市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的近地层大气温度(T_(N-S))、CO_2浓度(p_(N-S)(CO_2))、湿度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T_(N-S)、p_(N-S)(CO_2)、相对湿度(RH_(N-S))和污染物浓度(p_(N-S)(SO_2)和p_(N-S)(NO_2))均表现为规律性的变化,与观测点距市中心的距离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R~2在0.71~0.90之间).与城市森林(S9)相比,市中心(S1)的T_(N-S)和p_(N-S)(CO_2)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T_(N-S)升高幅度在5:00~6:00时段最小,而在17:00~18:00时段最大,分别为1.3℃和4.7℃,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3.7℃和2.1℃;而p_(N-S)(CO_2)升高幅度在1:00~2:00时段最小,在13:00~14:00时段最大,分别为7.0μmol/mol和66μmol/mol,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55μmol/mol和20μmol/mol.S1和S9点间,绝对湿度(AH_(N-S))的全天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而RH_(N-S)除了5:00~6:00时段两点均接近饱和外,一天中S9点均高于S1点,两点最大差值出现在13:00~14:00时段,S1和S9分别为37.4%和52.9%,全天平均升高了7.0%.与S9点相比,S1点的p_(N-S)(SO_2)和p_(N-S)(NO_2)在上午10:00~11:40间分别升高了0.88倍和2.1倍.表明,当前城市的一些环境因子如T_(N-S)和p_(N-S)(CO_2)相当于全球数十年或更久以后的水平.
推荐文章
南京市近地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研究
湍流
湍强
相关系数
湍流尺度
湍谱
南京城市森林的大气水分特征
南京
城市森林
蒸发
降水
城区森林与乡村森林近地层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对比
臭氧
城乡差异
植物冠层
全球变化
南京市城市景观的特征尺度
景观格局
特征尺度
小波分析
粒级嵌套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季南京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上的近地层大气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城市 郊区 城市森林 热岛 CO_2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54-666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9.12.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树青 南京大学生物系 154 4192 37.0 59.0
2 范亚民 13 201 7.0 13.0
3 欧阳琰 南京大学生物系 11 240 8.0 11.0
4 赵德华 南京大学生物系 24 471 11.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2)
共引文献  (55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5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3(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
郊区
城市森林
热岛
CO_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