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pH和铜离子对倏逝波全光纤免疫传感器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影响及其消除措施.研究表明,过酸或过碱条件对MC-LR免疫检测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当pH<6或pH>8时,系统检测的信号随pH的降低或增大明显下降;而当pH在6~8之间时,检测标准曲线的IC_(50)为1.01~1.04μg/L,检测区间在0.12~10.5μg/L之间,较适合MC-LR的检测.低浓度铜离子对MC-LR免疫检测的影响不大,当CuSO_4浓度>5 mg/L时,系统检测荧光信号明显下降,而当CuSO_4浓度达到10 mg/L时,系统检测信号下降70%以上.在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1%的螯合剂EDTA,能有效抑制铜离子对免疫检测的影响.
推荐文章
农田水样中微囊藻毒素-LR拉曼检测方法的研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刺状金纳米颗粒
微囊藻毒素-LR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微囊藻毒素
鱼类
毒性效应
超滤膜对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超滤膜
微囊藻毒素
水处理
吸附
微囊藻毒素MC-LR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腹腔注射
罗非鱼
微囊藻毒素(MC-LR)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相关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和铜离子对微囊藻毒素-LR荧光免疫检测的影响与消除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LR 铜离子 荧光免疫检测 倏逝波 光纤免疫传感器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4-19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X83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9.07.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囊藻毒素.LR
铜离子
荧光免疫检测
倏逝波
光纤免疫传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