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阶梯式哑低温治疗单纯弥漫性轴突损伤(DAD的疗效.方法 对36例单纯DAI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实施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在伤后6~12 h内将膀胱温度(BT)降至32.0~33.9℃,持续3d,第4~7大BT控制在34.0~35.9℃,第8~14 天在36.0~36.9"C;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监测颅内压、血脑脊液乳酸、昏迷时间,测量伤后第3个月CT片侧脑室额角宽度、第三脑室前后径,并对患者进行功能障碍(DRS)评分.结果 与常规治疗纰比较,时程为2周的阶梯式亚低温组明显降低颅内压、血脑脊液乳酸,减轻额角扩大,降低DRS(P<0.01或P<0.05),而不增加亚低温并发症发生率;但亚低温期间昏迷程度不减轻,也小缩短昏迷时间.结论 阶梯式亚低温其并发症未增多,可减轻DAI损伤后的脑白质性脑萎缩,改善后期神经功能,但不能减轻DAI昏迷程度和缩短昏迷时间.
推荐文章
亚低温干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meta分析
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分析
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结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
机械通气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研究进展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单纯弥漫性轴突损伤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弥漫轴突损伤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革 尤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4 1.0 1.0
2 周建宏 尤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4 1.0 1.0
3 陆爻忠 尤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4 1.0 1.0
4 王泳 尤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4 1.0 1.0
5 蒋云召 尤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低温治疗
弥漫轴突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