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阔苞菊Pluchea indic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醛基吲哚(Ⅰ)、槲皮素(Ⅱ)、valene-1(10)-ene-8,11-diol(Ⅲ),豆甾醇(Ⅳ),豆甾醇葡萄糖苷(Ⅴ)、豆甾醇-6'-十六酸葡萄糖酯苷(Ⅵ)、4-allyl-2,6-dimethoxy-phenyl glucoside(Ⅶ)、3,5-二咖啡奎尼酸(Ⅷ)、3,4-二咖啡奎尼酸(Ⅸ)、3,4,5-三咖啡奎尼酸(Ⅹ)、胆甾醇(Ⅺ).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两色金鸡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两色金鸡菊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蚤休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蚤休
脂溶性成分
GC-MS
棕榈酸
硬脂酸
竹笋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竹笋
营养齐全
化学成分
高值化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阔苞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草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阔苞菊 豆甾醇葡萄糖苷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1-7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70.2009.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偲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63 709 14.0 23.0
2 漆淑华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30 354 11.0 17.0
3 李庆欣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11 161 8.0 11.0
4 邱蕴绮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4 3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阔苞菊
豆甾醇葡萄糖苷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草药
半月刊
0253-2670
12-1108/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6-77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98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