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借助自动降雨收集器(APS-2A)及自动气象观测站(VSALA-M52),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农田区内定位采集雨水样本,探讨了大气氮、硫湿沉降特征,估算了大气氮、硫的湿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的输入通量.结果表明,雨水中氮、硫素的月质量浓度变异较大,全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硫(SO_4~(2-)-S)的月质量浓度,即ρ(T-N)、ρ(NH_4~+-N)、ρ(NO_3~-N)和ρ(SO_4~(2-)S)分别为1.09~7.84、0.64~6.25、0.34~1.83和0.95~7.64mg·L~(-1),均与降水呈负相关,其中ρ(T-N)、ρ(NH_4~+-N)、ρ(SO_4~(2-)-S)与降水的相关性达到比较显著水平(n=11,p<0.10).湿沉降月通量F(T-N)、F(NI_4~+N)、F(NO_3~--N)和F(SO_4~(2-)-S)分别为1.0~7.84、0.64~6.25、0.17~1.54和1.22~9.15 kg·hm~(-2),均与降水呈正相关,其中F(T-N)、F(NH_4~+-N)和F(SO_4~(2-)-S)与降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n=11,p<0.05).季节上,雨水氮、硫浓度及湿沉降氮、硫通量均呈冬春>夏秋的特性.湿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N 35.94 kg·hm~(-2)·a~(-1)和S45.93 kg·hm~(-2)·a~(-1),其中NH4~+-N的年沉降通量为22.92 kg·hm~(-2),占湿沉降氮总量的63.75%.
推荐文章
农田生态系统大气硫沉降通量的观测研究
农田
大气硫沉降
干沉降速度
沉降通量
江西红壤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通量的研究
大气氮沉降
农田生态系统
氮素平衡
闽西北农田生态系统中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闽西北
农田生态系统
氮素湿沉降
大气的干湿沉降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干沉降
湿沉降
气溶胶
海洋生态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硫湿沉降通量的观测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大气硫沉降 湿沉降 农田生态系统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3-2248
页数 分类号 X131.1
字数 4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9.06.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92 1501 21.0 35.0
2 崔键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1 369 10.0 19.0
6 杨浩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96 1304 22.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7)
共引文献  (744)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43)
二级引证文献  (17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8(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氮沉降
大气硫沉降
湿沉降
农田生态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