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育种过程中,由于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存在,使得品种(系)的表现型值与遗传型值常常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影响育种的效率.通过对河南省5年9个地点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鉴别棉花品种(系)产量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尉氏、扶沟为最适宜的品系鉴别地点;安阳、淮阳和新乡等地具有中等产量鉴别能力;同时将地点进行组合,鉴别能力将进一步大大提高,并推荐了一批适合棉花育种试验的地点组合.
推荐文章
用AMMI模型分析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地点鉴别力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AMMI模型
联合线性回归
地点鉴别力
棉花区试中品种多性状选择的理想试验环境鉴别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多性状
品种选择指数
理想试验环境
长江流域
区域试验
试析棉花稀植栽培技术在试验地的运用
棉花
稀植栽培技术
运用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棉花
霜前花率
施肥
灌溉
互作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棉花 地点 鉴别能力 相关与回归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2
字数 2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9.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小平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28 453 10.0 21.0
2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105 3479 31.0 56.0
3 马奇祥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5 179 7.0 11.0
4 王振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5 9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棉花
地点
鉴别能力
相关与回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